云南经济新看点 | 工业“新三样”支撑有力

来源: 云南经济日报 2024-12-05 20:16:20
分享到:

开栏的话

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中心工作要求,用足用活用好财政金融、房地产、民间投资等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最大程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增长动能,全力推动工业提速发展、农业增值增效、服务业提档升级,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即日起,本报开设“云南经济新看点”专栏,报道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亮点。

曲靖经开区南海子工业园区 供图

近年来,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云南工业“新三样”持续发展壮大,产业增加值及相关产品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新三样”,已成为云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质效提升的硬核支撑。

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铝产业、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13.2%、6.5%,保持较快增速。其中,全省太阳能工业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2.7%、198.1%和39.2%。

另据省投资促进局消息,今年前三季度,以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云南工业“新三样”招商成效明显,全省新签约工业“新三样”项目318个。项目数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截至三季度末已落地222个;到位资金占比达31.9%,较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绿色铝产业加速崛起

我省持续推进实施绿色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抢抓全国电解铝“北铝南移、东铝西移”战略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铝及铝下游精深加工项目有序向园区集群落地,全省绿色铝产业加速崛起。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已建成电解铝产能633万吨。前三季度,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3个百分点。

文山州是云南省绿色铝产业发展高地,也是“中国绿色铝谷”核心区。

今年上半年,文山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5.77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排名全省各州(市)第一位。其中,第二产业(工业)实现增加值310.91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绿色铝产业实现产值375.3亿元,同比增长63.3%,占全省绿色铝产业总产值(705.3亿元)的53.2%。其中,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7个千亿级产业园区之一,云南砚山产业园区上半年累计生产电解铝71.81万吨、铝合金57.89万吨,实现产值221.55亿元。据当地相关部门预测,今年文山州绿色铝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800亿元,明年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光伏全产业链全面打通

我省加快推进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围绕隆基、宇泽、晶澳、通威等龙头企业,全链条打造硅光伏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曲靖为核心的“1+4+4”硅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已建成工业硅产能115万吨、多晶硅产能31.2万吨、单晶硅棒产能166吉瓦、单晶硅片产能128吉瓦、电池片产能38.5吉瓦、光伏组件产能13.5吉瓦,“硅料—多晶硅—单晶硅—电池片—组件+配套产业+光伏电站”光伏全产业链全面打通。

在曲靖经开区,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阳光能源、江苏润阳等一批硅光伏产业龙头企业相继落地投产,并持续追加投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曲靖市已建成多晶硅产能6万吨、单晶硅棒及切片产能60吉瓦、高效电池片产能23吉瓦、高效电池组件产能5吉瓦,全市绿色硅光伏产业已基本实现全链闭环发展。

今年以来,我省在硅光伏产业赛道喜讯频传。5月,云南通威二期高纯晶硅绿色能源项目一次性成功投产,昭通旗滨光伏玻璃项目点火成功;6月,云南第一块光伏玻璃成功下线;7月,云南宇泽新能源一期10吉瓦单晶硅拉棒项目建成投产……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云南省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386.09亿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前三季度,云南省硅光伏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4个百分点。

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成“链”

我省持续强化政策引导,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不断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动产业链加快向电芯、储能电池环节延伸,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发展效应突出,产业发展质效日益提升。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已形成以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为重点,大理、昭通、保山、楚雄、红河等州(市)互为支撑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格局,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发展雏形初步形成。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共有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123个。其中,建成项目48个、在建项目63个、签约拟建项目12个。前三季度,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个百分点。

在曲靖经开区南海子工业园区,宁德时代、德方纳米、中科电气、亿纬锂能等一批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聚集成“链”,抱团发展。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各关联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下降,曲靖经开区新能源电池产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今年1至9月,实现产值68.27亿元。

“我们公司在曲靖经开区共规划建设6条生产线,满产后每月可出货约2000万颗电芯,今年预计产值可达10亿元。6条生产线均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将超过百亿元。”曲靖亿纬锂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春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统计,曲靖市已建成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34.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10万吨、动力储能电池产能23吉瓦时,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基本实现全链闭环发展。目前,曲靖市磷酸盐系正极材料产能占全国的16%、占全省的61%。曲靖市全产业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大新能源电池产业精准招商引资力度,玉溪高新区12吉瓦时电池储能舱及其配套10吉瓦时磷酸铁锂电芯智能制造项目等一批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德方纳米等行业龙头企业继续扩大在滇投资,为全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再添新支撑和新动力。

本报记者 孔垂炼

责任编辑:郭云旗